HOME 能樂
能樂

能樂

更新日: 2017-03-14

能樂或稱劇能,包含了「能(以前也被稱為猿樂,大多時候演員會戴上面具,以較為抽象的技巧表演故事的一種分類)」,以及「狂言(只有少部分演員會戴面具,是較為寫實並建立在喜劇上的一種分類)」的日本傳統大眾藝能,同時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無形文化遺產。能樂除了在舞台上的演員所表演的舞蹈及故事,或是演奏的音樂之外,日本特有的感性也是一大重點。

能樂的歷史

能樂的歷史

據說能樂是起源自西元700年的奈良時代,追溯至由中國流傳過來的「散樂」所衍生而來的。因能劇帶有特技與技藝,再加上模仿等要素後,在當時的寺廟成為一種很受歡迎的餘興節目,也因此在平民百姓之中廣為流傳。近年來在日本各地也可欣賞能劇被當作傳統大眾娛樂及祭神的表演項目,在國際間也受到極大的好評。

能楽師

能楽師

能樂的主角是稱為「shite(仕手)」。仕手所要扮演的角色不只有人類,還有神明、武士、女性的亡魂、瘋女人、天狗「長得像狐狸般的妖怪」、龍神等,範圍十分地廣泛。而仕手的助手角色則是「waki(脇)」,是一個幾乎在各個劇作中不可欠缺的重要人物。

能樂的音樂

能樂的音樂

在舞台上不只是演員的演技,根據不同狀況來演奏音樂的演奏者們也是很重要角色,不可欠缺的存在。演奏者主要使用的樂器也有重大的意義,有除了被稱為「能管」的橫笛、還有扛在肩上的小鼓、掛在腰際的大鼓、使用鼓棒的太鼓之外,在敲打太鼓類等打擊樂器時所發出的日語「Yo-」,以及「Ho」的喊聲等也是炒熱舞台氣氛的重要元素。

能樂的舞台

能樂的舞台

表演能樂的舞台是由檜木所製成的。其中特別著名的是公共劇場的「國立能樂堂」,以及被列為世界遺產、位於海上的嚴島神社的能舞台。

觀賞能樂時的建議事項

觀賞能樂時的建議事項

多數的觀眾為了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能樂的內容,會在進入劇場之前在的商店購買介紹劇目的「詞章」。詞章也就是劇本,裡面不僅詳細記載著故事的流程、連登場人物的介紹與登場人物的情感及時代背景等內容。

觀劇的禮儀

觀劇的禮儀

觀賞能樂時,由於沒有服裝上的規定,所以即使穿著得較為輕便也沒有問題。以前在觀賞能樂時,常會有觀眾拍手或對台上喊話,但現在的觀眾比較不會拍手。一般在禮節上來說,應該是要安靜地觀賞。

※文章公開時的資訊
※上述價格或餐點內容會有變更的情況
※除了特別註記的價格外, 其餘皆為含稅價格

分享本篇文章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