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向給人乾淨、守秩序的印象,因此能夠讓人很放心的到日本遊玩,再加上距離台灣只需要約3小時左右的飛機時間,絕對是台灣人出國旅遊的首選地之一。許多到日本遊玩的觀光客都會驚訝日本街道的乾淨,甚至路邊沒有垃圾桶也可以如此保持整潔,讓人驚嘆!而且,日本人多半抱有「不給他人添麻煩」的精神,對於規定、不成文規矩也都會小心翼翼地遵守,才能造就舒適的觀光環境呢。
(本文僅以大眾印象為主,並非指日本各處環境、狀況皆相同)
日本街道怎麼做到維持乾淨?
1.親力親為,而非總是寄望他人
關於維護整潔的觀念,日本是從國小時期就開始培養,像是校外教學時,會分配給學生一個塑膠袋,一方面是讓學生如果身體不適時可以當作嘔吐袋使用,另一方面則是讓學生拿來裝垃圾,避免垃圾隨地亂扔。
久而久之,從小就習慣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自己丟,塑膠袋也成為了日本人出門的必備物品之一,所以即使不隨處設置垃圾箱,也不會看見路上或公共空間滿地垃圾,可以說是日本人從小生根的整潔觀念讓日本的街道總是能維持乾淨整潔。
2.日本人的群體思考
日本在垃圾處理方面,之所以能和其他國家有所區別,最大的原因就是日本人特有的「群體主義」思考吧?「比起個人更重視群體的活動與思考」這一民族性的根源,如果大多數人都覺得某種概念是對的,那麼這種概念就會逐漸被扶正。因此,若是從小開始,就被日本社會的整潔觀念所教導,當然也逐漸會認知「整潔」就是群體意識,這或許就是促成日本人維持環境整潔的關鍵。
3.嚴守垃圾分類規定
日本的環境美化意識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地方自治單位所公布的垃圾分類規章非常嚴格,像是家中的垃圾基本上就會分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保特瓶.鋁罐.玻璃瓶、紙類等等,需要在規定的日子裡才能拿出去丟。而一般公園、超商、車站裡的垃圾桶也都會有可燃垃圾、塑膠類、鋁罐、保特瓶等最少四種分類。
而學校的垃圾分類也一樣很細,所以說日本人從小開始無論是家中還是學校、戶外,丟垃圾時一直都是需要分類的,垃圾分類的觀念就和不能亂丟垃圾一樣,從小就紮根在日本人的觀念中。近幾年越來越多地方還規定如果垃圾沒用專用垃圾袋裝的話清理人員就不收,可見得日本人垃圾分類的觀念可說是越來越高漲了呢。
4.以團體為單位進行環境美化志工活動
重視群體意識的日本人也會自發性地團體進行環境美化,像是地區的自治團體會招募撿垃圾志工進行環境維護、地方情感強烈的地區會由町內會(類似台灣社區管委會的自治團體)來分配每一天的打掃擔當,此外學校除了讓學生自己打掃校園環境之外,還會安排學生清潔街道。就連公司職員在上班前都會將自己公司週邊的環境稍微清理一番,可以看出環境美化意識不但紮根在每個日本人的心中。
在日本遺失物品的找回率高?
1.日本教育所培養的道德觀念
落實將遺失物申報派出所或警察局的日本文化,與在學校、社區等地所教導的道德教育有著很大的關係,日本的學校、車站、機場、公共設施、購物商場等均設置了失物招領中心,遺失人或拾得人都可以直接到那裡洽詢,已是非常普遍的做法。因為從小就身處這樣的環境,撿到東西直接交到派出所或專用窗口,對於大部分的日本人來說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2.日本撿到東西有繳交的義務
日本的「遺失物法」規定拾得人有著「迅速將拾得物歸還給失主,或是繳交給警察署長」的義務,此外,領回遺失物的失主必須將「遺失物品價格的5%~20%作為報酬金支付拾得人。」兩者均為「義務」,但其實知道這樣規定的日本人並不多,許多人是出自善意、也不要求報酬的喔。
3.自古流傳下來「受到天譴」的說法
日本自古以來有著「做壞事會受到天譴」的看法,用古人流傳下來的「未經同意擅自占有他人物品、心懷惡意做出使人困擾的行為,風水輪流轉,是會遭到報應的」,在家中大人也經常用這句話來教育小朋友,還有「人在做天在看」等說法,遵從自身的道德觀與倫理觀,講求自律。
日本人整潔、守秩序的文化令人醉心!
放眼世界,日本可以說是最守秩序的國家之一。其內含的便是「不給他人添麻煩」精神滲透到社會整體,因此人人都循規蹈矩,遵守秩序。最後用在日本生活的外國人驚訝,來結束這一回合吧~
「日本比紐約等地方的地下鐵安全這點很值得慶幸。有時候不知不覺就會喝酒喝到很晚。在美國喝了酒還一個人走回家是絕對不行的。而在日本,常常能看到夜裡獨自走路的女性,有的在聽音樂,有的邊玩手機邊走。在我住的地方,連在停車場走路人們都覺得是很危險的,所以剛到日本的時候覺得很驚訝。」(受訪者)
▼你還會有興趣
※上述價格或餐點內容會有變更的情況
※除了特別註記的價格外, 其餘皆為含稅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