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台灣同為東亞國家,在文字發展或是習慣上都能窺見相似之處,使得日本成為台灣人最喜愛前往的地方之一。不過其實日本光是文字上就有許多會令台灣人誤會的部分了,有時候就算發音、文字與台灣人認知中的事物類似,但背後意思或是根本是不同東西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這回就蒐集了一些台灣人到日本旅遊時可能會誤會的日文單字,一起來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曾經會錯意吧!
◇トロ(toro)
◆泛指鮪魚腹肉
有許多台灣人都將「偷摟(toro)」認為是黑鮪魚的日文,不過黑鮪魚的日文其實是「クロマグロ(Kuromaguro)」,日文中的「トロ」其實是單純指鮪魚切割後的腹肉。
◇饅頭(まんじゅう,manjyu)
◆日式包餡和菓子
會一點日文的話可以發現這個單字的日文唸起來和「饅頭」頗為相似,漢字也和中文的饅頭一樣,但是基本上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唷!日本的「まんじゅう」是一種包著豆沙餡的日式和菓子,外皮薄味道甜,適合配茶當點心吃。此外除非專程去找,不然日本一般是沒有台灣人想像中不含內餡、味道單純的「饅頭」這種食物的哦。
◇お湯(oyu)
◆熱水
中文的「湯」是指有味道的液態食物,但日文的「湯」是指熱水的意思,所以如果在日本餐廳和店員點了「お湯」,那只會得到一杯熱開水,並不是台灣人想像中的熱湯。此外日本人熱愛泡澡,所以在日本傳統的澡堂「湯屋(ゆや)」或是泡熱水澡的日語「お湯に入る」中都可以看到代表熱水的「湯」字出現。
◇マヨネーズ(mayoneezu)
◆日式美乃滋
有台灣家庭會用美乃滋來做沙拉,所以很多台灣人便以為日本的美乃滋和台灣的美乃滋應該是一樣的東西,但其實兩者的味道且用途也完全不同!會有這差異是因為台灣人習慣將「桂冠沙拉醬」俗稱為「美乃滋」,久而久之便以為美乃滋應該要是甜的,但其實真正的日式美乃滋是鹹的且大多用來當作沾醬居多。
◇レモン/ライム(lemon/laimu)
◆萊姆/檸檬
台灣人都認為綠色的是檸檬、黃色的是萊姆,但其實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以及日本都是黃色的是檸檬、綠色的才是萊姆,和台灣完全相反,可要多注意啦。
◇芋(imo)
◆地下根莖類食物總稱
台灣人在日本看見「芋」腦中肯定都會想到紫色的芋頭,但其實在日本「芋」是泛指地下根莖類食物的總稱,最常用來指稱地瓜、番薯類。其它像馬鈴薯「じゃが芋(ジャガイモ)」、芋頭「里芋(サトイモ)」、山藥「山芋(やまいも」等等,也能從日文看出它們是屬於根莖類食物的一種。下次在日本看到「芋」可別再直覺認為是芋頭啦。
◇人参(ninjin)
◆紅蘿蔔
最容易受台灣人誤會的絕對就是這個「人参」,由於紅蘿蔔的日文漢字和台灣的常見補品「人蔘」極為相似,不少到日本玩的人都曾經會錯意過。而台灣人所誤會的「人蔘」的日文其實是以「高麗人参」、「朝鮮人蔘」來表示。
◇高菜(takana)
◆芥菜
在日本料理餐廳常見的「高菜」在日文裡可不是高麗菜,而是口感較為韌實的芥菜。在日本經常作為醃漬小菜出現在餐點中。
◇汽車(kisha)
◆蒸汽火車
在日本如果打開地圖APP找路時有時候會看見寫著「汽車道」的地方,台灣人第一眼都會以為是一般四輪汽車的行駛道路,但在日本「汽車」是蒸汽火車的意思,所以以「汽車道」為名的道路其實是表示該路段在過去曾為蒸汽火車行駛道路的意思哦。
◇外人(gaijinn)
◆在日本的外國人
在過去的日本會用「外人」來稱呼在日本的他國人士,而現今「外人」則是「外国人」的簡稱及俗稱,沒有像中文一樣負面意涵那麼強烈。雖然現在已經比較少看見日本人用「外人」來稱呼外國人,不過或許還是有些日本人會將這個詞當作否定涵義使用,因此究竟使用這個詞的日本人背後心態如何可能還是要憑前後文或是說話語氣來判斷了。
◇先生(sennsei)
◆對具備學術知識的專業人士的敬稱
台灣人或多或少有在日劇中看過「先生」這個詞,不過這個詞的中日文意思其實含意大不同。中文的先生只是單純對男性的尊稱,但日文是對具備學術知識的專業人士的敬稱,例如老師、醫生、律師等等。
◇丈夫(joubu)
◆牢固、堅固
中文的丈夫是夫妻中的男性角色稱謂,但日文的「丈夫」是指一個形容詞,表示堅固、耐用的意思,台灣人熟悉的「大丈夫」基本上也是從這個含意而衍生出來的,表示安全、安心、可靠。
結語
這些單字基本上都是曾到日本觀光旅遊或是在日本生活過的台灣人的自身經驗,也能夠從這些地方看出台日文化及習慣上的不同。下次到日本旅遊時如果遇到碰到上述單詞,記得提醒自己以及周遭親友這些東西和台灣人一般認知中的可是不一樣的喲!
▼你還會有興趣
※上述價格或餐點內容會有變更的情況
※除了特別註記的價格外, 其餘皆為含稅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