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京国立博物馆
  • 东京国立博物馆
  • 东京国立博物馆
  • 东京国立博物馆
  • 东京国立博物馆

东京国立博物馆

東京国立博物館
分享到WeChat
请使用微信扫一下二维码并共享。

活动一览

20件
  • 佛教的兴隆 飞鸟–奈良时代
    期间限定

    佛教的兴隆 飞鸟–奈良时代 到2025-09-28止

    查看活动说明与参加条件
    • 举办日期 2025-07-18 09:30 - 2025-09-28 17:00
    • 活动详情 主馆 1展室

      日本的佛教文化在六至七世纪的飞鸟时代急速发展,寺院相继建立,佛像、佛具的制作及佛经的抄写活动也极为盛行。到了八世纪的奈良时代,奈良东大寺铸造起巨大的毗卢遮那佛铜像(奈良大佛),日本古代佛教文化至此到达巅峰。主馆1-2展室展出佛教传来不久之后的飞鸟时代至奈良时代的佛像、佛具、佛教经典等作品。
  • 雕刻
    期间限定

    雕刻 到2025-09-28止

    查看活动说明与参加条件
    • 举办日期 2025-07-18 09:30 - 2025-09-28 17:00
    • 活动详情 主馆 11展室

      江户时代末期(十九世纪下半叶)以前的日本雕刻几乎全是安放在寺院、神社等处的佛像、神像及人物肖像。以九世纪中叶为界,之前的日本雕刻深受中国、朝鲜半岛影响,采用金属、粘土等多种材质;而之后,木雕像成为主流,十世纪还产生了日本独特的雕像风格。十三世纪镰仓时代后,日本雕刻又采用“玉眼”(从雕像内侧嵌上水晶作眼睛)等新技法,确立了具备写实性的崭新风格。主馆11展室介绍日本雕刻史上技艺最精、数量最多的平安至镰仓时代(八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的雕刻作品。
  • 新泽千冢126号坟—金银饰品与外来文化
    期间限定

    新泽千冢126号坟—金银饰品与外来文化 到2026-02-01止

    查看活动说明与参加条件
    • 举办日期 2025-07-18 09:30 - 2026-02-01 17:00
    • 活动详情 平成馆 日本考古文物展室

      新泽千冢126号坟是位于奈良盆地南部新泽古坟群中的长方形墓葬,其出土文物包含了大量五世纪的舶来品并以此而闻名。本次展览主要由源自朝鲜半岛的金银饰品和火熨斗等器物构成,为您介绍五世纪文化产物的交流情况。
  • 印度・犍陀罗雕刻
    期间限定

    印度・犍陀罗雕刻 到2025-12-21止

    查看活动说明与参加条件
    • 举办日期 2025-07-18 09:30 - 2025-12-21 17:00
    • 活动详情 东洋馆 3展室

      在古代印度,佛教、印度教、耆那教等各种宗教中产生了种类繁多的神祇。人们通过雕刻的形式来表现这些神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表现佛教开创者释迦牟尼(佛陀)的佛像。佛像是于佛陀涅槃约500年后的公元一世纪中叶,分别在犍陀罗和马图拉开始制作的。犍陀罗佛像受希腊的西方文化影响显著,面部轮廓凹凸分明,具有较强的写实性。马图拉佛像则以印度自古以来的传统样式为主流,富有朝气的表情与丰满厚实的体态是其特色。

      敬请欣赏古代印度多姿多彩的雕刻造型。
  • 重要文化财 盛装女子形埴轮
    期间限定

    重要文化财 盛装女子形埴轮 到2025-09-28止

    查看活动说明与参加条件
    • 举办日期 2025-06-19 09:30 - 2025-09-28 17:00
    • 活动详情 平成馆 日本考古文物展室

      埴轮(陶制品)是日本列岛独特的古坟文化的代表造型之一。“盛装女子”是女性形象埴轮的代表作品,以像身华丽的衣着和女性全身像的表现形式而著称,这件作品在日本考古文物展室的导入部分展出。
  • 中国文明的起源
    期间限定

    中国文明的起源 到2025-11-03止

    查看活动说明与参加条件
    • 举办日期 2025-06-18 09:30 - 2025-11-03 17:00
    • 活动详情 东洋馆 4展室

      中国在一万年以前已经开始制作陶器。陶器除了煮炊和储藏等日常生活中使用之外,也有在红色器物表面用褐色颜料绘画纹饰的彩陶、整体单色的黑陶和白陶等,为祭祀神灵和祖先而盛放供物或是作为礼器之用的特殊陶器。

      除陶器外,富有润泽的石材磨制而成的玉器也备受珍重。玉器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并且是君子品德的象征。此处展示介绍约公元前3000年至一世纪左右的陶器和玉器。
  • 高棉雕刻
    期间限定

    高棉雕刻 到2026-04-19止

    查看活动说明与参加条件
    • 举办日期 2025-06-18 09:30 - 2026-04-19 17:00
    • 活动详情 东洋馆 11展室

      此处以吴哥王朝(公元9–13世纪)的石造佛像为中心介绍高棉雕刻。

      在柬埔寨境内,高棉人于公元一至七世纪建立了最初的王朝——扶南王朝,高棉文化由此诞生。到了七世纪中叶,真腊(550–802)吞并扶南并扩大了支配版图,此时期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强烈,国内信奉印度教和佛教。九世纪初吴哥王朝建立,高棉文化迎来了鼎盛期,此后直至十三世纪上半叶,高棉文化创造出了在雕刻和建筑中表现印度教及佛教诸神的自身独有的艺术。

      本馆所藏的高棉雕刻,是昭和19年(1944)与东南亚文化研究机关“法国远东学院”进行交换所得的,无论是质或量均为国内首屈一指。
  • 形象埴轮的发展
    期间限定

    形象埴轮的发展 到2025-09-28止

    查看活动说明与参加条件
    • 举办日期 2025-05-08 09:30 - 2025-09-28 17:00
    • 活动详情 平成馆 日本考古文物展室

      进入六世纪以后,人物埴轮和动物埴轮开始流行。古坟上排列着各种动作的人物埴轮,其周围还排列着表现狩猎场面的动物埴轮群等,这些埴轮的构成仿佛具有故事性。本期展览主要为您介绍表现武士、农夫、巫女等多彩形象的人物埴轮。
  • 中国佛像
    期间限定

    中国佛像 到2026-04-19止

    查看活动说明与参加条件
    • 举办日期 2025-05-08 09:30 - 2026-04-19 17:00
    • 活动详情 东洋馆 1展室

      佛教起源于印度,中国制作佛像的时间推测是在公元二世纪左右。五世纪中叶至八世纪佛教信仰迅速推广,佛像的制作对象不单局限于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还陆续出现了如来、菩萨、天部等多种多样的佛像。材质也分金、银、铜(青铜)、铁、石材、木材、干漆、粘土、纸等诸多类别。其中以石造佛像和镀金的金铜佛像最为常见。

      此处主要介绍六世纪至八世纪的石造佛像和金铜佛像。
  • 金铜佛 锤鍱佛像
    期间限定

    金铜佛 锤鍱佛像 到2026-04-19止

    查看活动说明与参加条件
    • 举办日期 2025-05-08 09:30 - 2026-04-19 17:00
    • 活动详情 法隆寺宝物馆 第2展室

      金铜佛是指镀金的铜制佛像,在法隆寺进献的宝物中,皆为高度在30~40公分左右的小型佛像,有许多为贵族个人朝拜用。大部分制作于七世纪,其中还有在朝鲜半岛制作的作品。形状各异,千姿百态,包括有与圣德太子、苏我氏渊源至深的止利派作坊的作品、如同少年般可爱无邪的佛像等。背光的制作年份与金铜佛相仿,但除了与佛像一致的作品外,其余都将分别作出展示。

      锤鍱佛像是使用薄铜片披在佛像等的浮雕表面后,用锤或鍱由外侧锤打,以此塑造佛像,它可以从同一个模型制作出多具佛像。在日本,曾经于七世纪后半至八世纪盛行一时,这些佛像被贴在佛堂内壁,或被摆放在橱柜等处成为私人朝拜的对象。在法隆寺进献的宝物中,有流传至今的锤鍱佛像代表作阿弥陀三尊及僧形像等姿态各异的佛像,这些是您在了解古代锤鍱佛像领域时不容忽略的一个作品群。
※ 上述登载资讯为更新时内容,可能与实际价格不符。目前最新资讯请来店时垂询。